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Curriculum Studies

会员申请 联系我们 网友留言 English
首页 > 学术动态 > 活动报道 > 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暨“子衿讲座”第98期顺利举行
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暨“子衿讲座”第98期顺利举行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论坛圆满召开
中华成语英文剧创编培训会成功举行
河间乡村工作站“外文戏剧进乡村”项目剧本创编说明会顺利举行
共绘教育“同心圆”
南开大学“外文戏剧进乡村”:赋权增能,点亮乡村教育新路径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讨会
外语一流课程建设论坛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
【媒体报道】学习强国: 全国性红色文化传承与外语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研讨会在长沙师范学院召开
【媒体报道】红网时刻: 赓续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媒体报道】人民号: 全国性红色文化传承与外语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研讨会在长沙师范学院召开
【媒体报道】光明日报客户端: 红色文化传承与外语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研讨会在长沙举办
【媒体报道】中国妇女网: 红色文化传承与外语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研讨会在长沙师范学院召开
【媒体报道】长沙师范学院: 全国性红色文化传承与外语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媒体报道】云上黄石: 积极探索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
【媒体报道】学习强国: 2024年全国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黄石举行
【媒体报道】中国网: 全国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湖北黄石举办
【媒体报道】黄石日报: 全国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黄举行
【媒体报道】湖北师范大学官网: 全国大中小学外语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赋权增能教研团队赴河间市北司徒村中小学开展英语学习交流活动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师生赴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中小学开展英语学习交流活动
南开大学中国式现代化多伦乡村工作站助力多伦县农业局涉外商务活动英语交流活动
华中科技大学徐锦芬教授做SSCI教研论文选题与研究设计指导
南开大学河间乡村工作站推进外语教学 成立英语兴趣社团 举办“英语周”活动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教改项目组开展 “三校同上一堂课”教研活动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教学模式与改革虚拟教研成功开展
“第二语言习得”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与前沿主题研讨虚拟教研成功开展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张文忠教授与河间市北司徒初级中学学生分享英语朗读技巧
外语教学虚拟教研室天津、沧州两地成员线上举行北司徒初级中学实地交流计划会
【媒体报道】人民日报客户端:教育部外语虚拟教研室首次落地乡村中学
天津、沧州两地高校为河间市北司徒初级中学谋划首届“英语周”活动
张文忠教授为沧州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师生做专题讲座
【媒体报道】CZ外院:外国语学院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化,助力乡村外语教育振兴
【媒体报道】南开大学新闻网:助力乡村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南开外语人“赋权增能”在行动
【媒体报道】环球网:赋权 增能 南开外语人助力乡村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媒体报道】中国教育新闻网:南开大学助力乡村外语教学研究
河间基地揭牌!教育部外语虚拟教研室首次落地乡村中学
会议报道 | 第八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回放
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暨“子衿讲座”第98期顺利举行

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暨“子衿讲座”第98期顺利举行

发布者:刘芳   发布时间:2025-06-07


2025年6月6日上午,董氏文史哲青年学术沙龙暨第98期“子衿讲座”顺利举行。本次讲座主题为“智慧英语教育微专业与课程体系构建”,由南开大学张文忠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外国语学院孙培健研究员担任主持。

讲座伊始,张文忠教授指出,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正深刻重塑传统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语言智能的兴起与多语种自动生成工具的普及,如何在坚守教育本质的同时推进专业重构,培养兼具教育情怀与技术素养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已成为高校外语教育的重要课题。

张教授特别强调,在“国际组织”“国际传播”“国别区域研究”等热门方向受到广泛关注的背景下,英语教师培养这一外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却常被忽视。他指出,英语教育并非师范院校的专属任务,每所大学的毕业生中都蕴藏着潜在从教者。微专业的设立,不仅回应了教育公平的诉求,更是推动专业内涵发展的重要路径。

结合调研数据,张教授指出,我国乡村小学英语教师普遍存在专业背景薄弱、师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河北某地为例,仅17%的小学英语教师具备英语教育背景,20%为非在编代课教师,语文、数学教师兼教英语的现象亦较为普遍。正是出于对这一现状的深切关注,张教授提出构建“智慧英语教育微专业”,以系统回应基础教育端的迫切需求。

该微专业的核心使命在于“双向赋能”:一方面“增量”扩充英语师资供给,另一方面“提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养。据统计,2024年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已超1500万,其中非师范生占多数。张教授指出,若能对这些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系统培养,他们将成为乡村英语教育的重要后备力量。同时,微专业课程也为在职英语教师提供了专业化、系统化的学习平台,推动其持续成长与教学创新。这不仅是教育供给侧的积极改革,更为有志于投身基层教育的青年提供了可行路径。

为保障微专业的科学性与实操性,张教授以国家教育强国战略、《英语专业教学指南》及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多年教学与调研经验,设计出六门核心课程,涵盖:(1)英语教育体系;(2)英语课程与资源利用;(3)英语语言知识教学设计与实践;(4)英语语言技能教学设计与实践;(5)跨文化交际与中外交流;(6)英语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该课程体系聚焦实际、紧贴一线,获得多位专家一致好评,并计划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兼顾在职教师与在校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讲座最后,张文忠教授描绘了他对英语教育公平化的美好愿景。他相信,借助“智慧英语教育微专业”的系统培养,来自非专业背景的学生亦能成长为真正合格、优秀的英语教育者。目前已有十余所高校表达出开设该微专业的积极意愿。张教授也诚挚呼吁更多高校、教育机构和地方政府共同参与,合力打造智慧时代外语教育的新范式,为构建公平、优质、可持续的英语教育生态贡献高校智慧与力量。

整场讲座内容丰富,兼具宏观战略视野与微观实施路径,赢得在场师生广泛共鸣与高度评价。与会者纷纷表示,讲座不仅深化了对智慧时代英语教育转型与乡村师资建设的理解,也激发了对智慧英语教育微专业构想的浓厚兴趣,为推动教育公平、服务国家战略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本活动受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励基金”资助,特此鸣谢。

图文:李称鑫

审阅:孙培健

主办单位:子衿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