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课程研究专业委员会

China Associ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s Curriculum Studies

会员申请 联系我们 网友留言 English
首页 > 课程建设与资源 > 思政元素专题 > “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系列(2)| 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思政
“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系列(5)| 口译1课程思政
“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系列(4)|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系列(3)|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思政
“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系列(2)| 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思政
“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系列(1)| 英美文学史课程思政
“外语课程思政元素”系列(2)| 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思政

思政元素来源课程名称

英语演讲与辩论

思政元素名称

(1)习近平总书记鼓励青年学子敢于追梦与筑梦的思想及企业家的品格

(2)汉服中蕴含的华夏文明和中国精神

(3)学术诚信与科学家的求真精神   

思政元素所拟融入的课堂内容分别为

(1)通过赏析英语专业出身的某互联网企业家的英文演讲“Never Give Up”,掌握亚里士多德的“说服三角”(ethos, logos, pathos)

(2)以“汉服”为题目的演讲评价活动

(3)分析辩论中立论演讲的逻辑漏洞

融入方式分别为:

(1)赏析英语专业出身的某互联网企业家的英文演讲“Never Give Up”,帮助学生了解劝服性演讲如何做到“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结合演讲中传达的观点,即“19年来,我们犯了无数错误,有过无数失败和挫折,我们唯一做对的,就是永不放弃”,引入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新年贺词中的“追梦”观(“We are all running very hard. We are all dream chasers.”)及鼓励青年大胆筑梦,为实现梦想坚持不懈和努力拼搏的期望。联系该演讲内容,引导学生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家国情怀和良好品德,如诚实、守信、公平、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研讨,在组内和全班进行汇报。

(2)在师生协作,对以“汉服”为题的演讲进行评价时,着重点评演讲中学生关于汉服蕴含的“衣冠之国”、“礼仪之邦”及“仁、义、礼、智、信”道德内涵的阐释。评价活动中,让学生深入思考汉服体现的中华民族的平和自然、与世无争和宽厚仁爱的品格。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教师点评和总结时,借机引入汉服“圆袖”和“方领”体现的天道圆润和地道方正,借用《孟子•离娄上》:“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智慧,引导学生践行懂得规矩、尊重他人、约束自己的为人处世之道。

(3)在学生完成以“Should we criminalize academic dishonesty”为辩题的辩论活动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并分析opening government/ opening opposition/ closing government/ closing opposition辩手立论演讲中的逻辑漏洞。结合辩题和辩手的发言内容,引导学生讨论学术不端带来的严重危害,帮助他们认识学术诚信及做人做事须具备求真务实、一丝不苟和严谨认真的科学品质的重要性。

说明

西北工业大学面向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开设的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采用的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学生课前观看慕课,自学相关理论和知识点,课上教师归纳重点,通过个人陈述、小组讨论和组间辩论进行更多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基于优秀演讲案例,任课教师从不同角度,如“中国文化”、“中国精神”和“演说品格”对课程思政元素进行了挖掘。可喜的是,学生“用外语话中国”的意识日趋强烈。诸多同学自选的演讲题目,如“我和我的家乡”、“我和西工大”、“中国的抗疫精神”、“陕西的红色文化之旅”、“茶道”等,均体现了青年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当然,除了利用课堂第一主阵地外,我们还充分考虑如何利用第二课堂和第三课堂(虚拟课堂)的育人功能,将价值塑造融入到课堂内外和培养全过程中。我们举办过深挖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内涵的专题论坛、与提升学生家国情怀有关的如“我身边的传统文化”、“中国智造”、“中国符号”等主题演讲及辩论比赛和英文校园剧等活动。我们还借助与学生沟通的QQ、微信等平台,构筑虚拟交流空间,引导学生关注“外研社Unipus”、“CHINADAILY”、“TED 英语演说优选”等微信公众号,并及时给学生推送具有丰富给养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将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转化为内心信仰和实际行动。

资料来源:赋权增能型外语教学公众号(供稿 | 王倩)